返回

大明:距离灭国还有七天?他坐吃等死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612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
    王家彦急了:“你怎么能这样呢?”

    以谢三宾受宠的程度,崇祯很可能同意他的提议。

    到时候他这位兵部尚书可就惨了。

    谢三宾冷笑:“是你先这样的!”

    面对谢三宾的威胁,王家彦无奈只能在奏疏上署名。

    随后谢三宾拿着奏疏来到其余内阁阁臣以及六部朝臣面前。

    有人同意,有人拒绝。

    谢三宾用对付王家彦的方法对付那些拒绝的人。

    大臣们无奈,只能陆续在上面署名。

    等征集到足够多的署名后,谢三宾将奏疏上交司礼监。

    司礼监马上将奏疏放到崇祯的龙书案上。

    看完奏疏的内容,崇祯反而得了便宜还卖乖:“这...这不好吧?藩王怎么能掌兵呢?万一他们趁机造反,朕岂不是没事找事?”

    王承恩憋着笑意在旁边解释:“皇爷,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!况且这是京师官员联名的奏疏,还请皇爷三思。”

    “哎!”崇祯故意长叹一声,从笔架上拿起毛笔,蘸足墨水后写下了一个红色的准字。

    这个字不但在奏疏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,也在大明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    消息传出,京师再次震动。

    比丢掉徐州时发生的震动还要猛烈。

    太子造反,定王掌兵...

    这意味着什么?

    意味着定王很有可能会取而代之,成为新的太子。

    之前太子久居南京,北京朝臣没有站队的机会。

    现在定王即将进京,他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站队。

    为此有不少人上疏崇祯,要求在京师给定王修建府邸。

    还有人暗中拉帮结派,打算在平叛之后上疏崇祯改立定王为太子。

    崇祯对京师官员的举动毫不在意。

    现在的他只关心两件事。

    一是让朱慈炯平安返回京师,二是正在朝鲜作战的平辽大军彻底剿灭建奴。


第1612章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